Inscription à la newsletter
注册/登录

Sites pays et partenaires

Membres :
0 200 500 1000 2000 5000 10000+
李旻原 - 里昂二大
李旻原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,任教于戏文系、表演系、复旦大学通识教育。同时运用大戏剧观从事舞台演出艺术创作,并长期为企业和教育机构开设培训课程。

2016年,因为编导作品《开放夫妻》,李旻原一剧成名。作品对舞台布景、演员调度和观众互动的设计独具匠心,内容发人深省,大获好评。而这之前,他只是一个从法国毕业不久、寂寂无名的戏剧老师。

今年初,他的最新作品、前期呼声很高的《野兽派太太》一经上映,却呈现了极端的两极评价,喜欢的观众表示“是一次很有趣的观剧体验”,不喜欢的观众评论“先锋不是不知所云的遮羞布”。
李旻原对此倒看得很开。对他来说,每部作品都有对自己设定的挑战——完成了,就达到了自我超越。
他说,做戏剧要有自己的精神。他的精神是——游戏和真诚。

和戏剧的缘分

李旻原和戏剧的缘分开始于高二。从戏剧社的业余演员到入围台湾地区大学生最佳导演奖,他只用了不到三年。这让他倍受鼓舞,“好像找到了自己可以做一辈子的事”。
一开始,他加入学校的戏剧社当演员。很快,他就不满足于低频的社团活动,转而去校外的专业社团学习,演员、行政、舞美、灯光、剧本……几乎把所有“工种”都做了个遍。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,他发现了戏剧的无穷乐趣,有了出国学习戏剧的梦想。
综合了教学质量和留学费用的考量,最终他选择去法国留学,并一路读到了博士。在法国的这段时光,戏剧真正地融入了他的生命,他们再也分不开了。
李旻原在里昂二大就读的是表演艺术专业——Arts du spectacle。和国内在本科阶段就把戏剧细分为表演、舞美、导演、戏文等专业不同,法国的课程设置更加宽泛,舞台(戏剧和舞蹈)对应的是图像(电影和摄影),一个表演艺术人才可以是多项技能兼备的,这和他在剧团的实践经历也是契合的。留学期间,他以跟剧团的形式连续参加了五届阿维尼翁戏剧节,每次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,白天上街贴海报发宣传,下午进剧场准备演出,晚上演出结束后清场、和剧团的朋友们喝东西聊天,半夜再回宿舍睡觉……他戏称自己是 「l'homme à tout faire」,哪里需要他都可以顶上,这为他之后的教书和导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用戏剧生活

对李旻原来说,戏剧不仅仅是一个专业、一份工作,而是一种生活意识。他不自觉地就把“戏剧感”融入了自己的生活。
“用戏剧生活”曾数次帮助他走出人生的低谷。
读博的第二年,他一度陷入自我怀疑,对读书萌生退意。
“那时我快30岁了,原来的同学成家的成家、晋升的晋升,而我却还在自费读一个还要好几年才毕业的文科博士。说好听点是博士,难听点什么都不是。整个人很消沉,想要放弃读博。戏剧里,一个人物的命运转折总有个契机,我想,放弃读博这件事也应该需要一个理由。”
没过多久,这个「理由」就出现了。里昂灯节那晚,许久未出门的他决定出去透口气,正巧遇到一个申请到奖学金的同学,并得知这项奖学金马上要开放新一年的申请。于是,他把“申请不到奖学金”作为“放弃的理由”。他打起精神,花了一个月时间用心整理了自己的履历和对戏剧表演的思考。提交材料的那一刻,他觉得自己尽力了,心理负担也随之放下了。
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。没想到,他竟然申请成功了。“那一刻我有点懵,没想到真能申请上。”这笔奖学金相当丰厚,解决了他“没赚钱”的心魔,于是继续安心留在法国读书。
另一次低谷,是父亲的过世。
父亲不仅是李旻原至深的亲人,还是如人生导师般的存在。“爸爸他没读过什么书,我能念到博士,他其实很高兴。但是他一直教导我,学历比不上做人。” 父亲的离世对李旻原打击极大,但他意识到不能这样放任自己痛苦下去,便开始用“做戏剧”的方法自我疗愈。
“我想象自己抽离出来,以戏剧的方式看待‘李旻原’这个人物,他的经历、际遇以及可能的未来,检视他的优缺点。慢慢地,就好像没那么痛苦。”
李旻原说,人生如戏,死亡即是落幕时。他希望那一刻回顾一生,自己有帮助过别人,就不会感到后悔。

「游戏」和「真诚」

“我有自己认同的、坚持的戏剧理念,也希望帮助到同道中人。” 李旻原说,身边不止一个人说他适合当老师,也正是受了朋友和老师们的鼓舞,他放弃了其他工作机会,致力于戏剧教育。
他说,做戏剧、做艺术要有自己的精神。他的精神是——游戏和真诚。
戏剧一定不是刻板的,要有“游戏精神”,玩一玩就会产生创造力。
在法国留学期间,除了读书和戏剧节,他还参加了地方棒球队,并尝试过多领域的翻译工作。棒球是他从小就喜欢的运动。到了法国,本来他对是否能继续这个爱好产生过疑虑,没想到凭借自身实力成功加入法国地区球队,还一路打到全国联赛,被队友们赞为“棒球场上的法国人”。业余时间,他接过不同领域的翻译工作,卖过医疗器材,也参加过世界杯甜点大赛。他说,戏剧就是要看到人生百态,多体验才能多领悟
这也是他对“文化”的看法。
“大家都认同法国的文化很强,究竟什么是文化?我认为,文化是看待万事万物的方法。我在博士的学习过程中发现,很多著名的艺术家、导演并不说他们怎么做戏剧、怎么解读剧本、这一些「术」的东西,而更多地阐述他们的哲学观和生命观,我也随之阅读了一些印度哲学、中国的老庄等等。这些知识输入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对学艺术很重要。文化输出的确需要通过技术,但一定不止于技术。西方很多艺术大师都不止掌握一种技术,比如毕加索不仅会绘画,还会雕塑、舞美等等。当你想要说话的时候,就能找到一个管道。重要的是,是否有话可说。”
没有工作的时候,李旻原喜欢走走逛逛,东看西看,和不同的人接触,照顾女儿也是一项重要的“生活内容”。他把这一切看做是生命经验的拓展。他不希望自己成为“自大的艺术家”,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想法。做戏剧要听不同领域的人去说,这是他的“真诚”观。
现在,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,他正开始构思将于11月底演出的新作品,还策划着两起戏剧教育的项目——为秦皇岛香格里拉酒店和上海话剧中心设计针对青少年的「戏剧夏令营」。“戏剧不应该仅局限在演出里。” 怎么把戏剧观多元运用,是李旻原接下来的思考方向。
“目前国内的戏剧受德国和波兰影响比较大,我很想要宣传法国的戏剧观点——mise en scène——戏剧是在一个场域里创造、布置和发挥的,是一项综合艺术,可以结合绘画、舞蹈、音乐等等,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大家看到戏剧更多的可能性。”

 

留法校友会 X 李旻原 

留法经历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?
活在当下。我觉得这也是很多留法的人身上传递出来的特质,更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,比起美国的那种外放更加内敛,对生活有种顺其自然的自如感。就像法国人喜欢说C’est la vie看尽了人生,所以应该怎样让它走向美好?

 

艺术和商业冲突吗?
A 不冲突啊,做艺术的人也要吃饭(笑)。怎么把商业和艺术更好地结合,需要不断探索,对我也是一种能力的突破。认识商业,认识陌生,接受不喜欢,这就是好玩的地方。

 

对想要去法国学习戏剧的同学有什么建议?
A 我觉得主要有两点,一个是法语要有基础,B2是需要的;另一个要提前去接触一些戏剧相关的项目,动机信里要有内容可写。法国大学是宽进严出,如果想去,就尽快着手准备。我也遇到过学生问我这样的问题,担心法语难学什么的,我对她说,你真的想去的话,法语绝对不是你的阻碍。

 

学习戏剧专业好找工作吗?
A 这个问题我不直接回答,因为千人千面,但我分享一个自己的经历,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。在法国,我曾经2次去做世界杯甜点大赛的翻译。博士论文提交以后,我回台湾看父母一段时间,又接了2个翻译的兼职,是带法国记者寻觅台湾美食。同时我在帮一个朋友筹备开设画廊。后来我接到一个工作机会,是帮助开设和运营一个画廊&美食的艺术空间。不过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做回戏剧本行。我想说的是,各行各业都有找不到工作的人。一个打果子的人,只能找打果子的工作吗?如果他能把果子运用在餐点上,就可能成为厨师;如果他会摆盘,就可以做摆盘设计。就业是怎么用你所学,而不是只学有用的。不抱着那么功利的心态,遇到机会就把握住,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。